返回

将规则渗透到生活中,帮助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促进孩子的发展

首页

将规则渗透到生活中,帮助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促进孩子的发展

“妈妈,今天朱立凯又来手工区捣乱了!我们手工区人数都满了,他还是要过来捣乱”这是墨墨妈妈第N次听到墨墨跟她说,班级里的这个小朋友。墨墨的幼儿园,从小班开始,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老师规划了不同的角落,有读书角、手工区、娃娃家、绘画区好几个地方,每个地方都设置好人数,想去哪边活动的小朋友主动跟老师申请。

这个朱立凯小朋友是墨墨跟妈妈吐槽最多的一个小朋友,因为幼儿园里自由活动时间有限,所以孩子们申请了自己喜欢的项目后都尽情地投入其中,这个小朋友就不太一样,例如今天选了读书角,五分钟都待不住,一定要去其他区域,就算别的小朋友告诉他,人数已经上限了,不可以再进人了,他还是会坚持要进来。每次都是在孩子们跟老师报告后,经过一番协调,告诉他规则就是这样,既然选择了读书角,那其他区域就没有名额了,如果想玩其他的可以明天在申请,他才会愿意离开。

我分析了一下孩子的行为可能有两种原因:1.孩子年龄还小,没有理解老师制定的规则;2孩子本身的规则意识相对薄弱,就算听明白了规则也是不以为然的态度,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长期的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了。

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很大的原因是父母没有守住原则

我相信很多家庭都出现过这样的场景:放学回家该写作业了孩子说“我现在不想写作业”;写好作业出去和小伙伴玩了很长时间,到了吃饭的点了孩子总说“我还没玩够呢,我们就再玩一会儿”;看动画片的时候“妈妈求你了,我还想再看一集”;晚上睡觉前该刷牙了,孩子撒泼打滚“今晚我就不想刷牙”。当父母制定了规则后,孩子们总会试着去打破,这时候父母的做法就很关键,是坚持己见呢、还是心软放纵?

《小猪佩奇》是一部国民接受度很高的动画片,我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它展现的一种最让人认同的家庭生活态度。动画片里的猪妈妈一直是一个温和而坚定的母亲,她非常坚持原则,跳泥坑必须穿上雨靴;晚上七点必须睡觉;出去玩得在吃完饭之后。猪妈妈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话“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而与猪妈妈形成对比的就是猪爷爷,有一次大家一起荡秋千,糊涂的猪爷爷没有制定规则,任由小朋友们制定规则,最后规则越来愈多,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多玩或者第一个玩,而小猪佩奇却一个项目都没有玩到。孩子们一旦意识到原来定下的规则是可以改的,就更加的无拘无束,从根本上来说,孩子不遵守规则,很大原因是父母没有守住原则而造成的。

将规则渗透到生活中,规则意识越早培养越好

有些孩子差不多一岁多可以自己吃饭的时候就会隐约有了自己的规则意识:菜、饭、汤不可以混合,一旦混合了她就会又哭又闹。这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关注孩子的规则意识教导:

不可以碰危险的东西;不可以有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不做危险动作等。

可以自己吃饭,吃饭时不随意离开座位;可以自己独立如厕、独立穿衣服、固定的作息时间等;会说对不起、打扰一下、谢谢你等,公众场合禁止大声喧哗、插队等。

与同学友好相处、未经允许不随便拿别人东西、不随便欺负同学等;不撒谎、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尊重长辈等;有秩序地排队、游戏,吃饭不能弄得满地都是、玩具玩完收拾好等。

这样孩子不管是进入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可以很快地适应学校的纪律。幼儿阶段孩子的自制力和耐久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他们即使懂得需要遵守某些要求,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得住自己。

培养孩子良好规则意识需要怎么做,家长们知道么?

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订规则,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也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责任感,他会把遵守规则变成一种对自己的鼓励,变得更加自觉和主动。

2.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将来必然无法融入社会,因此我们要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着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旦制定规则后就要严格执行。在生活中到处充满规则,孩子们只有愿意学习规则、执行规则,渐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立足社会。

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集体活动的机会,通过游戏和社交让孩子认识到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是促进孩子社会化良好的开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好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只有具备良好的规则意识,才是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础。

作为家长要知道,建立规则并不是对孩子施压,不给孩子任何自由和选择的机会。当孩子们逐渐长大,我们制定的规则,很可能成为孩子们脑海里“存档”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一旦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不管对于孩子本身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热门工具

Copyright© 早教馆-专注婴幼育儿早教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