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是什么_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是什么选择题

首页

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是什么_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是什么选择题

回答乙肝疫苗的注射要求是肌内注射,一般进针深度为2cm~25cm。

一般注射方法是分别在016 个月注射乙肝疫苗10μg但母亲是HBsAg 单阳性的新生儿,HBsAg 阳性者的密切接触者,高危医务人员以及无条件检查HBsAg 的地区,应首次注射30μg,即分别在016 个月注射乙肝疫苗30μg。

乙肝疫苗接种方法是“016月注射法”,即第二针在打完第一针后1个月注射,第三针于第一针后6个月时注射全程接种完后一个月应化验乙肝五项检查接种效果如果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即为有效如果抗体滴度较低或呈。

答案E 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1月6月各注射1次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

新生儿接种的乙肝疫苗有两种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接种的疫苗有两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妈妈所生宝宝还要增加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都是肌内注射,而卡介苗是皮内注射。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 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在左侧三角肌即左侧胳膊上乙肝疫苗接种在右侧三角肌即右侧胳膊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卡介苗接种后,会在左侧三角肌上留下一个“化脓点”,一周后就会在皮。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说明书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上都没有指明左右臂,但是我们一般将卡介苗接种在左臂是为了某些方便,比如统一了一个手臂日后检查接种情况时方便查看卡痕等 同样的道理,新生儿乙肝疫苗也没有说一定打左或右,但是。

二卡介苗及注意事项 1宝宝出生后应免费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一般接种在左胳膊乙肝疫苗接种在右胳膊2卡介苗的局部反应比较重打完卡介苗,大部分宝宝会在2周左右在疫苗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中间逐渐软化成白色的小脓疱。

在出生后第一针,满月一种,6个月时再接种一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新生儿出生后到满30天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因为乙肝疫苗一般是按照016的方法注射,既接种完第一针后一个月接种第二针六。

回答问题分析 这个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注射 意见建议 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但注意有的孩子接种后有发烧现象,这个是接种反应一般问题不大的。

在出生后12h内先注射1针HBIG剂量应?100 IU,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剂量可用200 IU1个月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mg或20mg CHO乙肝疫苗,间隔1个月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1针乙肝疫苗,即01。

注射细则如下母亲为HbsAg阴性的新生儿,第一针按10ug接种,第二三针均为5ug接种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三针均按10ug接种父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按母亲为HBsAg阳性的接种剂量进行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为全程接种。

目前在世界各国,乙型肝炎的患病率均高得令人吃惊为此,我国有关部门研究出乙型肝炎疫苗,这种疫苗没有传染性,对乙肝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性能,现已在新生儿中广泛应用整个免疫注射要打三针,第一针一般由产科婴儿室医务。

热门工具

Copyright© 早教馆-专注婴幼育儿早教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