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42 | 2018年 | 42 | 2014年 | 40 |
2013年 | 43 | 2007年 | 42 | 2006年 | 47 |
1995年 | 48 | 1987年 | 53 | 1982年 | 48 |
明朝 | 60 | 元朝 | 52 | 宋朝 | 29 |
北宋 | 129 |
杜姓主要源自:祁姓、姜姓。
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记载,并注为“黄帝时人”。《酒诰》也记载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这说明黄帝时期已有杜姓。传说杜康是黄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黄帝所居之地“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国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说杜康是杜姓始祖,那么,这个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远,杜康以后的世系缺乏文字记载,一些姓氏书对杜姓起源另有说法。
出自祁姓,以邑為氏。周成王將唐杜氏移於杜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居者以地名「杜」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云: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堯之後。建國於劉,為陶唐氏,裔孫劉累能擾龍,事孔甲。故在夏為御龍氏。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而封虞,乃遷唐氏於杜,是為杜伯。居杜城者為杜氏。
為南北朝時鮮卑族姓氏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獨孤渾氏,隨孝文帝遷都洛陽,改為漢字單姓杜氏。
出自姜姓,神農氏的後代。相傳在商朝時已經有杜國,是神農氏的後裔後土的子孫,以杜樹為神樹,故稱杜,杜古國在今陝西長安東北。商末周國興起,杜人歸順于周。史書上沒有留下姜姓杜氏後裔的消息,可能完全融入進祁姓杜氏之中。
杜康後人。在《世本》中 有“杜康作酒”的記載,並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國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說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遠,杜康以後的世系缺乏文字記載。
当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四省,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1.5%。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广西、山西、安徽、甘肃、广东七省区,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9.4%,为杜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冀豫鲁鄂、川甘、辽宁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杜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47)表明:在冀京津、陕晋、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吉林南部、山东北端、河南西部、鄂渝北端、宁夏东部、甘肃中部和东部、新疆喀什地区、广西南部,杜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8%,居住了大约38%的杜姓人群。在河南东部、山东大部、湖北大部、皖苏北部、湖南北端、川渝大部、云南东部、贵外I西部、广西中部、广东东南、甘肃南部和西部、宁夏东端、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北部和中部、辽宁东北、新疆西北,杜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4%一o.6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7%,居住了大约36%的杜姓人群。
杜姓京兆
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青龙三年(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永徽四年(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杜姓襄阳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武德七年(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废都督府。唐贞观八年(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襄阳郡。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置防御使。唐乾元元年(874年)复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杜姓濮阳郡
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杜姓汉阳郡
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时期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到南朝北周时废黜。隋朝时期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时期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杜姓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汉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诗圣堂:唐朝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历史上称他为“诗圣”。
少陵堂:同诗圣堂。
继美堂:继承先人杜甫字子美遗志之意。
亦政堂:清朝乾隆年间,内阁学士刘墉任左都御史一职监理河道时居住在郑集杜氏宗祠内,有感其族忠烈坚贞气节,亲笔题赠“亦政堂”匾额一个,后悬于客厅正中,轰动乡里。惜文革时 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忠厚堂:
务本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崇尚耕读传家。
一、 杜dù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太原,云南之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鲜、白、壮、京、彝、土、水、土家、布依、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叔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至宣王,灭其国,以为大夫。杜伯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居杜城者为杜氏。在鲁有杜洩,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
2、又云:“后魏有独孤浑氏,改为杜氏,实虏姓之杜也。”
3、《姓氏考略》注引《世本》云:“‘杜康作酒。’(注):‘黄帝时人。’”则杜康当为杜姓之始。
4、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都勒氏、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或改为单字姓“杜”。见《满族姓氏录》。
5、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或为德贡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系出敖拉“哈拉”。或为德都尔“哈拉”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或为达力德索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而为。
6、或为鄂温克族之杜拉尔“嘎拉”(按:即“哈拉”)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7、或为鄂伦春族之杜宁肯“哈拉”所改,取其哈拉之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8、或为裕固族之杜曼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以为单姓。
9、回族之杜姓,或为杨姓所改。清代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本姓杨,过继给其姨母杜氏,遂更名杜文秀。
10、土族有“什东加”氏,方音有别,故或作“什杜加”,意为有羊圈的人。因其养羊著称,遂以什杜加为姓。后改单姓“杜”,盖取“什杜加”之第二音节谐杜(或‘东’)而为姓。注(5)——(10)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 杜tú
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康熙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又注:“春秋时晋有杜蒯。”(按:杜蒯,当即“屠蒯”,又作“杜蒉”。)一音dǔ,又音dù,皆为姓。
三、 杜dǔ
极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集韵》云:“杜,姓也。楚有杜敖。”
四、 杜
杜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辽宁、四川、河南、山东、河北、甘肃、吉林等省多此姓,上述8省杜姓约占全国汉族杜姓人口55%。
杜姓起源:
1、系自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夏时赐姓为御龙氏,封其子孙于唐(故城在今山西翼城南)。夏、商时一直为诸侯,至周武王时唐作乱,周成王灭之,封其弟太叔虞于唐,更迁唐之子孙于杜城(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故杜陵县地)。是为杜伯。周宣王灭其国,以杜伯为大夫,无罪被杀,子孙出奔诸国。留居杜城者为杜氏。
2、相传黄帝时杜康善造酒,见《世本》。故周前已有杜氏。一说,杜康系周时人。
3、北魏时改代北独孤浑氏为杜氏,见《魏书·官氏志》。
4、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汉姓为杜。
5、明时云南云南县品甸(在今云南祥云境)土千长为杜氏,系白族。今白族姓。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都善氏、图克坦氏后均有改姓杜氏者。今满族姓。
7、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汉姓均为杜。
8、鄂伦春族杜宁肯氏汉姓为杜。
9、鄂温克族杜拉尔氏汉姓为杜。
10、土族什杜加氏后改为杜氏。
11、原居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和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北路旧土尔扈特旗(今新疆西北部)之蒙古人有杜氏今蒙古族姓。
12、裕固族杜曼氏汉姓为杜。
13、四川阿坝藏族初贴多、初白大两
杜姓名人:
杜邺、汉时内黄人,凉州剌史。杜甫、唐时襄阳人,居杜陵,历官右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客秦州,大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郡望:京兆、汉阳、南阳。
变化:北周大将军、夏州总管赫连达,勃勃之后,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曾改姓杜,太祖时达为济州刺史,诏复姓赫连氏。
其他:
台湾杜姓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森、森山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仍恢复杜姓
五、 杜
综合:见《集韵》。楚有杜熬。
六、 杜
综合:见《类篇》。晋有杜蒯。
杜姓古代名人
杜康相传为我国历史上最早酿酒的人,创造了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清酒的方法,被后人尊崇为酒圣
杜伯西周,为西周初杜地的领主,为杜姓始祖之一。
杜宇周朝,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
杜仓战国,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
杜周西汉,南阳杜衍人。御史大夫中丞,赐谥曰荒侯.西汉著名酷吏,以执法严刻著称。
杜延年西汉,南阳杜衍人。西汉大臣,御史大夫杜周少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御史大夫建平侯。谥号敬侯。
杜子春西汉(前30-58),河南缑氏人。西汉末年著名经学家。
杜度东汉,京兆杜陵人。即杜操,魏晋人因避魏武帝曹操名讳,改称杜度。东汉著名书法家,杜度以善章草著名。崔瑗、崔寔父子学杜度书,后人并称为“崔、杜”,为张芝师。
杜诗东汉(?-38),河内汲县人。东汉官员及发明家。曾创造水排,以水为动力铸造农具,比欧洲同类产品早了1100年,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此被当地尊称为“杜母”。
杜林东汉(?-47),扶风茂陵人。东汉大臣、学者。杜林在汉光武帝时曾官侍御史,仕至大司空,称为任职相。在学术方面因博洽多闻,被誉为通儒,后世之人称其为“小学之宗”。
杜乔东汉(?—147),河内林虑人。东汉时期名臣,太子太傅,光禄勋官至太尉。杜乔忠以直言,德以辅政,为当世良臣,与李固齐名。
杜密东汉(?-169),颍川阳城人。东汉大臣。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时,以惩治为恶的宦官子弟而闻名,后官至太仆,被太学生称为“天下良辅”。
杜畿三国(163-224),京兆杜陵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为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官至尚书仆射,封丰乐亭侯。
杜恕三国(198-252),京兆杜陵人。杜畿之子,三国时曹魏名臣、学者,著有《体论》八篇,《兴性论》一篇。
杜预西晋(222-285),京兆杜陵人。杜恕之子,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杜夔三国,河南人。三国曹魏时期著名音乐家,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究,以通晓音乐称于世。
杜育西晋(?-311),襄城邓陵人,杜袭之孙。杜育是中国茶史上最早的茶学专家,他同时也是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中的一员。
杜之伟南朝(508—559),吴郡钱塘人。南朝撰梁史。通直散骑常侍。
杜稜南朝(?-580),南朝钱塘人。南朝梁国御史中丞秘书监。
杜伏威隋末(598-624),齐州章丘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
杜顺唐朝(557-640),京兆万年人。唐朝高僧,为华严宗初祖。十八岁出家,法号法顺,师事因圣寺之僧珍,受习定业,后住于终南山,宣扬华严教纲。后人尊为华严宗第一祖,世称文殊化身、帝心尊者、炖煌菩萨。
杜如晦唐朝(585-630),京兆杜陵人。唐朝宰相、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期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曾订定各种典意制度,时人合称“房杜”。
杜淹唐朝(?—628),京兆杜陵人。唐朝宰相。尚书右仆射。北周豫州刺史杜业孙、河内太守杜征之子。
杜正伦唐朝(575-658),相州洹水人。唐朝宰相。封襄阳县公。
杜景俭唐朝(?-700),冀州武邑人。唐朝宰相。殿中侍御史。益州录事参军。
杜审言唐朝(645-708),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祖父。
杜暹唐朝(678-740),濮州濮阳人。唐朝宰相。尚书右丞相。谥号贞肃,改贞孝。
南岳怀让唐朝(677-744),金州人。唐代高僧,俗姓杜,禅宗六祖惠能弟子,后弘法于南岳福严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临济、沩仰二大宗支。
杜鸿渐唐朝(709-769),濮州濮阳人。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族子。封卫国公。追赠太尉,谥号文宪。
杜甫唐朝(712-770),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佑唐朝(735-812),京兆万年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史学家。赠太傅,谥号安简。他曾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
杜黄裳唐朝(738-808),京兆万年人。唐朝宰相。封邠国公。赠司徒,谥号宣。
杜元颖唐朝(775-838),京兆杜陵人,唐朝宰相。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孙。
杜环唐朝,京兆万年人。唐代旅行家。唐天宝十年,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
杜秋娘唐朝(791-?),金陵人。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喜词曲,善歌舞,为唐朝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金缕衣》。
杜牧唐朝(803-852),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唐宰相杜佑之孙,人称“小杜”,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悰唐朝(794—873),京兆万年人。唐朝宰相。封邠国公。赠太师。唐宰相杜佑之孙,晚唐诗人杜牧之堂兄。
杜审权唐朝,京兆人。唐朝宰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师,谥曰德。
杜让能唐朝(841—893),京兆杜陵人。唐朝宰相。赠太师。晋国公。
杜荀鹤晚唐(846-906),池州石埭人。晚唐著名诗人。
杜稜唐朝,新城人。唐朝,司马,润州刺史。杜稜有三子:杜建思、杜建孚、杜建徽,后均佐吴越以功名显。
杜光庭唐末五代(850-933),处州缙云人。道教天师。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一生著作颇多,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
杜重威五代后晋(?-948),朔州人。五代后晋大臣。成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杜晓五代后梁,京兆杜陵人。五代后梁大臣,右仆射。祖父杜审权与父杜让能皆为唐代宰相。三世为相。
杜建徽五代(864—950),五代新城人。杜稜幼子。南唐左丞相,封郧国公。赠太师,谥威烈。
杜昌业南唐,南唐翊圣功臣
杜镐宋朝,常州无锡人。宋朝礼部侍郎。朝廷录用他的儿子杜渥为大理寺丞,并任用他的三个孙子为官。
杜安世北宋,京兆人。北宋词人。
杜衍北宋(978-1057),越州山阴人。北宋大臣,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封祁国公,谥正献。
杜默北宋(1021-1089),濮州人。北宋著名歌豪,石介曾作《三豪诗》赠别杜默,诗称“曼卿豪于诗,永叔豪于词,师雄(杜默)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故有“三豪”之称。
杜充两宋(?-1141),相州人。两宋大臣、宰相。
杜绾北宋,越州山阴人。杜衍孙,北宋矿物岩石学家,著有《云林石谱》。
杜范南宋(1182-1245),台州黄岩人。南宋大臣,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杜杲南宋(1173-1248),邵武城关人人。杜杲是南宋抗元名臣,战功显赫的爱国将领,且有文才。朝廷授予工部尚书,以直学士职退休。
杜仁杰元朝(1201-1282),济南长清,人。元代散曲家。
杜道坚宋末元初(1237-1318),当涂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
杜可用元初,今江西都昌人。元初农民起义首领。
杜琼明朝(1396-1474),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书画家、诗人。
杜堇明朝,江苏丹徒人。明代画家。
杜濬清初(1611-1687),黄冈人。清初诗人。
杜立德(?-1691),今天津宁河县宁河镇人。大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太师。
杜受田清朝(1788-1852),山东滨县人。清代大臣、学者,太师太保。为咸丰皇帝之师。
杜翰晚清(1806-1866),山东滨县人。晚清大臣,帝师杜受田长子。军机大臣。赞襄政务大臣。
杜庭璞(1852-?),山东滨县人。杜翰之子。刑部湖广司主事
杜文秀清朝(1823-1872),云南永昌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领袖。
杜常立清末民初,河南新乡人。清末民初宜阳县知事,固始县知事,彰德县长.
杜心五清末民初(1869-1953),湖南慈利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
杜笃东汉,文人。
杜锡西晋,杜预之子,西晋尚书左丞。
杜乂西晋,杜锡之子,西晋丹阳丞,著名美男子。
杜陵阳晋朝,杜乂之女,晋成帝司马衍的皇后。
杜红儿唐末,官妓,能歌善舞,罗虯以《示红儿诗》貽之。
杜高智越战时期,南越陆军将领,在战争期间以军事指挥能力和强硬风格著称。
杜三策明朝,生卒年不详,字毅斋,山东东平府三旺人。天启二年三甲进士,官至户科右给事中,后历任大理卿、天津巡抚等职
杜姓近代名人
杜亚泉(1873-1933),会稽伧塘人。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翻译家。
杜月笙(1888-1951),上海川沙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
杜姓京兆
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青龙三年(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永徽四年(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杜姓襄阳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武德七年(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废都督府。唐贞观八年(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襄阳郡。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置防御使。唐乾元元年(874年)复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杜姓濮阳郡
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杜姓汉阳郡
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时期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到南朝北周时废黜。隋朝时期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时期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杜姓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汉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诗圣堂:唐朝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历史上称他为“诗圣”。
少陵堂:同诗圣堂。
继美堂:继承先人杜甫字子美遗志之意。
亦政堂:清朝乾隆年间,内阁学士刘墉任左都御史一职监理河道时居住在郑集杜氏宗祠内,有感其族忠烈坚贞气节,亲笔题赠“亦政堂”匾额一个,后悬于客厅正中,轰动乡里。惜文革时 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忠厚堂:
务本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崇尚耕读传家。
一、 杜dù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太原,云南之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鲜、白、壮、京、彝、土、水、土家、布依、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叔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至宣王,灭其国,以为大夫。杜伯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居杜城者为杜氏。在鲁有杜洩,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
2、又云:“后魏有独孤浑氏,改为杜氏,实虏姓之杜也。”
3、《姓氏考略》注引《世本》云:“‘杜康作酒。’(注):‘黄帝时人。’”则杜康当为杜姓之始。
4、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都勒氏、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或改为单字姓“杜”。见《满族姓氏录》。
5、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或为德贡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系出敖拉“哈拉”。或为德都尔“哈拉”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或为达力德索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而为。
6、或为鄂温克族之杜拉尔“嘎拉”(按:即“哈拉”)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7、或为鄂伦春族之杜宁肯“哈拉”所改,取其哈拉之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8、或为裕固族之杜曼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以为单姓。
9、回族之杜姓,或为杨姓所改。清代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本姓杨,过继给其姨母杜氏,遂更名杜文秀。
10、土族有“什东加”氏,方音有别,故或作“什杜加”,意为有羊圈的人。因其养羊著称,遂以什杜加为姓。后改单姓“杜”,盖取“什杜加”之第二音节谐杜(或‘东’)而为姓。注(5)——(10)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 杜tú
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康熙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又注:“春秋时晋有杜蒯。”(按:杜蒯,当即“屠蒯”,又作“杜蒉”。)一音dǔ,又音dù,皆为姓。
三、 杜dǔ
极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集韵》云:“杜,姓也。楚有杜敖。”
四、 杜
杜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辽宁、四川、河南、山东、河北、甘肃、吉林等省多此姓,上述8省杜姓约占全国汉族杜姓人口55%。
杜姓起源:
1、系自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夏时赐姓为御龙氏,封其子孙于唐(故城在今山西翼城南)。夏、商时一直为诸侯,至周武王时唐作乱,周成王灭之,封其弟太叔虞于唐,更迁唐之子孙于杜城(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故杜陵县地)。是为杜伯。周宣王灭其国,以杜伯为大夫,无罪被杀,子孙出奔诸国。留居杜城者为杜氏。
2、相传黄帝时杜康善造酒,见《世本》。故周前已有杜氏。一说,杜康系周时人。
3、北魏时改代北独孤浑氏为杜氏,见《魏书·官氏志》。
4、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汉姓为杜。
5、明时云南云南县品甸(在今云南祥云境)土千长为杜氏,系白族。今白族姓。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都善氏、图克坦氏后均有改姓杜氏者。今满族姓。
7、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汉姓均为杜。
8、鄂伦春族杜宁肯氏汉姓为杜。
9、鄂温克族杜拉尔氏汉姓为杜。
10、土族什杜加氏后改为杜氏。
11、原居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和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北路旧土尔扈特旗(今新疆西北部)之蒙古人有杜氏今蒙古族姓。
12、裕固族杜曼氏汉姓为杜。
13、四川阿坝藏族初贴多、初白大两
杜姓名人:
杜邺、汉时内黄人,凉州剌史。杜甫、唐时襄阳人,居杜陵,历官右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客秦州,大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郡望:京兆、汉阳、南阳。
变化:北周大将军、夏州总管赫连达,勃勃之后,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曾改姓杜,太祖时达为济州刺史,诏复姓赫连氏。
其他:
台湾杜姓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森、森山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仍恢复杜姓
五、 杜
综合:见《集韵》。楚有杜熬。
六、 杜
综合:见《类篇》。晋有杜蒯。
一、 杜dù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太原,云南之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鲜、白、壮、京、彝、土、水、土家、布依、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叔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至宣王,灭其国,以为大夫。杜伯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居杜城者为杜氏。在鲁有杜洩,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
2、又云:“后魏有独孤浑氏,改为杜氏,实虏姓之杜也。”
3、《姓氏考略》注引《世本》云:“‘杜康作酒。’(注):‘黄帝时人。’”则杜康当为杜姓之始。
4、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都勒氏、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或改为单字姓“杜”。见《满族姓氏录》。
5、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或为德贡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系出敖拉“哈拉”。或为德都尔“哈拉”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或为达力德索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而为。
6、或为鄂温克族之杜拉尔“嘎拉”(按:即“哈拉”)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7、或为鄂伦春族之杜宁肯“哈拉”所改,取其哈拉之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8、或为裕固族之杜曼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以为单姓。
9、回族之杜姓,或为杨姓所改。清代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本姓杨,过继给其姨母杜氏,遂更名杜文秀。
10、土族有“什东加”氏,方音有别,故或作“什杜加”,意为有羊圈的人。因其养羊著称,遂以什杜加为姓。后改单姓“杜”,盖取“什杜加”之第二音节谐杜(或‘东’)而为姓。注(5)——(10)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 杜tú
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康熙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又注:“春秋时晋有杜蒯。”(按:杜蒯,当即“屠蒯”,又作“杜蒉”。)一音dǔ,又音dù,皆为姓。
三、 杜dǔ
极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集韵》云:“杜,姓也。楚有杜敖。”
四、 杜
杜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辽宁、四川、河南、山东、河北、甘肃、吉林等省多此姓,上述8省杜姓约占全国汉族杜姓人口55%。
杜姓起源:
1、系自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夏时赐姓为御龙氏,封其子孙于唐(故城在今山西翼城南)。夏、商时一直为诸侯,至周武王时唐作乱,周成王灭之,封其弟太叔虞于唐,更迁唐之子孙于杜城(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故杜陵县地)。是为杜伯。周宣王灭其国,以杜伯为大夫,无罪被杀,子孙出奔诸国。留居杜城者为杜氏。
2、相传黄帝时杜康善造酒,见《世本》。故周前已有杜氏。一说,杜康系周时人。
3、北魏时改代北独孤浑氏为杜氏,见《魏书·官氏志》。
4、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汉姓为杜。
5、明时云南云南县品甸(在今云南祥云境)土千长为杜氏,系白族。今白族姓。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都善氏、图克坦氏后均有改姓杜氏者。今满族姓。
7、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汉姓均为杜。
8、鄂伦春族杜宁肯氏汉姓为杜。
9、鄂温克族杜拉尔氏汉姓为杜。
10、土族什杜加氏后改为杜氏。
11、原居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和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北路旧土尔扈特旗(今新疆西北部)之蒙古人有杜氏今蒙古族姓。
12、裕固族杜曼氏汉姓为杜。
13、四川阿坝藏族初贴多、初白大两
杜姓名人:
杜邺、汉时内黄人,凉州剌史。杜甫、唐时襄阳人,居杜陵,历官右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客秦州,大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郡望:京兆、汉阳、南阳。
变化:北周大将军、夏州总管赫连达,勃勃之后,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曾改姓杜,太祖时达为济州刺史,诏复姓赫连氏。
其他:
台湾杜姓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森、森山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仍恢复杜姓
五、 杜
综合:见《集韵》。楚有杜熬。
六、 杜
综合:见《类篇》。晋有杜蒯。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汉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诗圣堂:唐朝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历史上称他为“诗圣”。
少陵堂:同诗圣堂。
继美堂:继承先人杜甫字子美遗志之意。
亦政堂:清朝乾隆年间,内阁学士刘墉任左都御史一职监理河道时居住在郑集杜氏宗祠内,有感其族忠烈坚贞气节,亲笔题赠“亦政堂”匾额一个,后悬于客厅正中,轰动乡里。惜文革时 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忠厚堂:
务本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崇尚耕读传家。
一、 杜dù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太原,云南之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鲜、白、壮、京、彝、土、水、土家、布依、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叔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至宣王,灭其国,以为大夫。杜伯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居杜城者为杜氏。在鲁有杜洩,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
2、又云:“后魏有独孤浑氏,改为杜氏,实虏姓之杜也。”
3、《姓氏考略》注引《世本》云:“‘杜康作酒。’(注):‘黄帝时人。’”则杜康当为杜姓之始。
4、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都勒氏、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或改为单字姓“杜”。见《满族姓氏录》。
5、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或为德贡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系出敖拉“哈拉”。或为德都尔“哈拉”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杜”而为单姓。或为达力德索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而为。
6、或为鄂温克族之杜拉尔“嘎拉”(按:即“哈拉”)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7、或为鄂伦春族之杜宁肯“哈拉”所改,取其哈拉之首音谐“杜”而为单姓。
8、或为裕固族之杜曼氏所改,取其首音谐“杜”以为单姓。
9、回族之杜姓,或为杨姓所改。清代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本姓杨,过继给其姨母杜氏,遂更名杜文秀。
10、土族有“什东加”氏,方音有别,故或作“什杜加”,意为有羊圈的人。因其养羊著称,遂以什杜加为姓。后改单姓“杜”,盖取“什杜加”之第二音节谐杜(或‘东’)而为姓。注(5)——(10)见《中国人的姓名》。
二、 杜tú
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康熙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又注:“春秋时晋有杜蒯。”(按:杜蒯,当即“屠蒯”,又作“杜蒉”。)一音dǔ,又音dù,皆为姓。
三、 杜dǔ
极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集韵》云:“杜,姓也。楚有杜敖。”
四、 杜
杜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辽宁、四川、河南、山东、河北、甘肃、吉林等省多此姓,上述8省杜姓约占全国汉族杜姓人口55%。
杜姓起源:
1、系自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夏时赐姓为御龙氏,封其子孙于唐(故城在今山西翼城南)。夏、商时一直为诸侯,至周武王时唐作乱,周成王灭之,封其弟太叔虞于唐,更迁唐之子孙于杜城(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故杜陵县地)。是为杜伯。周宣王灭其国,以杜伯为大夫,无罪被杀,子孙出奔诸国。留居杜城者为杜氏。
2、相传黄帝时杜康善造酒,见《世本》。故周前已有杜氏。一说,杜康系周时人。
3、北魏时改代北独孤浑氏为杜氏,见《魏书·官氏志》。
4、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汉姓为杜。
5、明时云南云南县品甸(在今云南祥云境)土千长为杜氏,系白族。今白族姓。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都善氏、图克坦氏后均有改姓杜氏者。今满族姓。
7、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汉姓均为杜。
8、鄂伦春族杜宁肯氏汉姓为杜。
9、鄂温克族杜拉尔氏汉姓为杜。
10、土族什杜加氏后改为杜氏。
11、原居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和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北路旧土尔扈特旗(今新疆西北部)之蒙古人有杜氏今蒙古族姓。
12、裕固族杜曼氏汉姓为杜。
13、四川阿坝藏族初贴多、初白大两
杜姓名人:
杜邺、汉时内黄人,凉州剌史。杜甫、唐时襄阳人,居杜陵,历官右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客秦州,大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郡望:京兆、汉阳、南阳。
变化:北周大将军、夏州总管赫连达,勃勃之后,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曾改姓杜,太祖时达为济州刺史,诏复姓赫连氏。
其他:
台湾杜姓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森、森山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仍恢复杜姓
五、 杜
综合:见《集韵》。楚有杜熬。
六、 杜
综合:见《类篇》。晋有杜蒯。